用心游玩工具2025年,建议将AI工具链全面切换至DeepSeek
用心游玩工具2025年,建议将AI工具链全面切换至DeepSeek
工具

2025年,建议将AI工具链全面切换至DeepSeek

作为一个每天要和代码、文档打交道的博主,这两年用ChatGPT和Claude的体验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每次想查个技术文档,不是要折腾梯子就是担心账号被封,更别提生成代码时突然卡住转圈圈的绝望。

我在24年的时候,已经全面转向AI接口代理平台,为此还向大家推荐过。平时用起来也算可以,基于价格考虑,一般用GPT4o-mini,不行再切换成GPT4o,不然再切…… 加上折腾几次部署的麻烦以及代理平台的网络问题后,发现效果并不算很好,起码与可以直连使用还是差了一个档次。

上个月开始转向DeepSeek-V3。DeepSeek-V3牛逼,模型能力与GPTo1持平,加上R1推理引擎,已经是LLM一流水平。除模型能力外,最重要的几点:

价格便宜

使用一流水平的模型能力,百万token价格基本只有OpenAI系列的1/50(现在打折,平时应该在1/10左右),而且网页版本可以免费使用。

    如此一来,直接将全部工具链转向DeepSeek也不会有太多负担。毕竟之前我一直在使用GPT-4o-mini……

    直连访问,响应迅速

    已经厌倦了各种网络网络,梯子搭建,支付问题,意外封号的处理。之前付费使用GitHub Copilot通知没有,直接给我封号几天,让我彻底放弃。

    用国内大模型,主打省心。直接配置API Key + URL就完事了,输出基本秒出。平时直接免费使用DeepSeek网页,结合联网搜索和深度思考,读文档,写文章毫无问题。你要是有心折腾,豆包,Kimi哪个好用用哪个。

    可以预期2025年,AI赛道会非常卷,但也实实在在方便了我们这些应用者。

    生态进一步丰富

    现在的AI应用,基本上往丰富模型支持上走,也说明了OpenAI一家独大的日子过去了。Claude3.5 sonnet 20241022 在代码辅助上有优势,Kimi有long context,豆包有丰富的应用,OpenAI有墙…… 还有各种视频AI,图片生成AI模型。他们基本都保持了统一的OpenAI格式,这对于应用开发来说,切换成本很小。所以可以看到,很多应用都可以随意切换AI模型,他们自己也卖模型token。

    国产的大模型可以无缝切换过去,我已经将大部分日常工作使用场景切换到DeepSeek上:

    1. 代码辅助:从VSCode + Cody(Claude 3.5 sonnet New) 切换到VSCode + Continue(DeepSeek-V3)
    2. 文档阅读总结:从GPT4o 切换到 DeepSeek-R1
    3. 网页辅助:Sider插件(DeepSeek-V3)

    由于DeepSeek开源,使用个人机器运行大模型已经成为现实。当然之前llama3.1 我也在本地试用过,体验一言难尽。开源模型的能力从DeepSeek的突破开始,在2025年,说不定手机上自建大模型已经落实。


    个人启示

    DeepSeek最成功的一个突破不是模型能力上的突破,而是模型使用能力/成本上的突破,可以说是性价比的突破。当能力不俗,但价格来到一个量大管饱的位置时,必然触发新一轮应用浪潮。

    对于个人来说,除了使用这些AI应用外,最重要的是:保持学习与成长。

    AI赋予了普通人更多的学习资源,AI可以指导你做很多之前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。学数学,学音乐,学编程,学写作,前人的很多知识你都可以轻易接触到,不用再去书海中探索(虽然最后你会回到书海中去),但他的确大大加大了你的学习机会,也大大提高了你的学习效率,降低了学习成本。这些提升,放到时间长河中,足够引起质变。

    唯一的一点是:你想不想进步?

    Hi, I’m cory

    发表回复

   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